新征程再启航丨广州将抓住“跨境理财通”试点契机 携手共筑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

发布时间:2021-09-18 17:17:36.0

2021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广州市金融发展“十四五”规划》相继发布,广州将打造风险管理中心、建设面向全球的财富管理中心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化金融资源配置中心,创建数字金融标杆城市及建设引领全国、影响全球的绿色金融创新发展高地。

  9月17~19日,第十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在广州举行。为此,南方网、南方+《财经新视野》推出“新征程再启航”金交会系列报道,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数字金融、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协同创新。

  9月17日,在第十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上,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介绍了2021年前三季度广州金融业发展情况。

  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新闻发言人何华权介绍,上半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1225.6亿元,同比增长6.5%,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占GDP的9.35%,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1-8月份全市金融业税收390.1亿元,同比增长7.1%,占总税收比重9.4%。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

  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广州地区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24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各项贷款余额5.96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居北上广深津五大城市第一位。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460亿元,同比增长20.5%,超过企业贷款平均增速,其中微型企业贷款增速高达29.9%。银行业机构总资产8.47万亿元,同比增长9.8%;不良贷款率0.95%,比广东省低0.05个百分点。

  1-7月,全市保费收入938.8亿元,占全省保费收入的26.1%,同比增长4.3%,保费收入规模居全国城市第三位。保险赔付金额392.9亿元(不含分保的赔付支出);同比增长53.0%;保险业总资产达5326. 8亿元,同比增长10.2%。

  广州期货交易所注册落地并揭牌运营,弥补了广州缺少全国性重大金融市场交易平台的短板。2021年以来,广州市新增12家境内外上市公司,累计达到213家,总市值约3.5万亿元,累计募资超5000亿元,其中境内A股已上市公司124家,总市值约2.2万亿元;累计新三板挂牌公司504家。广东股权交易中心累计挂牌、展示企业21716家,累计融资总规模1255.5亿元。1-7月,全市累计证券交易额近14万亿元,同比增长20.9%。

  金融改革创新持续深入

  何华权表示,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成效评价中名列前茅。截至上半年,广州地区银行机构绿色贷款余额超4300亿元,同比增长39.6%,全市累计发行各类绿色债券764亿元,居各试验区第一。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碳配额现货交易量累计成交突破1.87亿吨,占全国成交金额1/3以上,排名全国第一。发行全国首批、大湾区首单碳中和债,全国首单碳中和绿色资产支持票据。积极推动国家级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已落地两批9个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市政府已报请省政府向国务院申请将广州市纳入数字人民币试点。开展跨境金融先行先试政策,累计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4651亿元,开立FT账户3373户,办理企业FT项下跨境结算超1718亿元。

  金融风险防控成效明显

  截至8月末,广州市50家P2P网贷平台全部停止运营,其中45家完成清退,目前正在推进余下平台依法依规清退。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共监测全市19.5万家企业,发现风险企业842家,累计提供风险线索795条,各有关单位累计反馈793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风险指数持续下降,“早发现早处理”效果显著。

  截至7月末,全市小贷公司108家,1-7月累计发放贷款614.5万笔、257.4亿元。典当行98家,1-7月发生典当业务9.77万笔,典当总额45.6亿元。融资担保公司38家,融资担保在保余额175.1亿元。融资租赁公司2080家,资产总额1989.5亿元。商业保理公司555家,资产总额349.6亿元。

  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广州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吸引机构落户,华农财险总部迁址广州。做好2020年度高层次金融人才评定工作,共评出广州高层次金融人才290人,奖励资金超四千万元。着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广州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合作机构累计放款15.1万笔、392.1亿元,受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5.93万户,户均贷款金额56.3万元、加权平均利率4.74%。继续推动政策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截至8月末,223家企业获得银行贷款4.2亿元。推进广州市企业转贷服务中心建设,2021年向小微企业提供转贷资金周转服务4.11亿元,降低企业约85%的融资成本。推进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广州市“信易贷”平台上线金融产品369个,发放贷款2805亿元。“粤信融”平台累计撮合融资8.32万笔,成交金额238.7亿元。“中小融”平台广州地区注册企业9342家,累计完成放款企业18家,累计放款金额1.73亿元。

  携手港澳共建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

  据介绍,下一步,广州将持续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释放广州改革新的强劲动力,拓展广州新的发展战略空间,深入把握支持两个合作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主动对接支持服务两个合作区建设,推动“双区”建设、“双城”联动,携手共建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

  具体来看,一是落实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落实“湾区金融30条”“省湾区金融80条”“广州66条落实措施”和《广州市关于推进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实施意见》及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措施,发挥广州“六大中心”作用,深化大湾区金融融合发展,持续推动金融监管协调、金融机构互设、金融产品互认、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规则相互衔接。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产业。推动重大金融项目落地并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广州期货交易所核心聚集作用,推动大湾区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打造立足广州、辐射湾区、面向全国的风险管理中心。携手港澳全力推进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及港澳保险售后服务中心。大力推动法人金融机构、市属金融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市属金融企业、在穗金融机构在港澳及横琴、前海设立机构。支持港澳金融机构在广州设立境内法人总部和分支机构。携手港澳及横琴、前海发展特色金融业务。推动“跨境理财通”等一批试点业务发挥作用,强化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支持澳门及粤澳深度合作区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平台,鼓励广州地区金融机构和企业赴澳门发行债券,发挥南沙自贸区融资租赁业优势,加强与澳门、粤澳深度合作区融资租赁业务合作,支持澳门经济多元化和特色金融业发展。深化与香港、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合作,加强资本市场业务、跨境金融业务和金融规则对接合作,鼓励企业赴香港上市。加强与港澳及横琴、前海在绿色金融、数字金融产品、技术、标准等领域创新合作。

  三是着力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推动国家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政策措施落地实施,在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便利化等领域先行先试。办好国际金融论坛、亚洲金融论坛、广州金交会等高端论坛展会,加强大湾区金融人才交流,共同发出大湾区金融声音。

新闻来源:https://finance.southcn.com/node_748b28905c/09d4423a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