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金交会现场揭晓11个数字人民币应用示范场景
发布时间:2022-07-08 11:34:06.0
7家参与试点金融机构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02.5万个
新快报讯 数字人民币红包、盲盒、软硬钱包、自助咖啡机、自助扭蛋机……现场办理数字人民币钱包,即可享受多种优惠!活动纷呈、妙趣横生,这是第11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数字人民币体验区的现场。
6月24日,第11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甫一开锣,沉浸式的数字人民币体验区就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展会当天还同步举办了广州市首批数字人民币试点示范场景授牌仪式暨主题沙龙活动,从广州市各区遴选的11个数字人民币应用示范场景获得授牌,成为广州市数字人民币应用的“标杆”。据透露,广州市正在分3个阶段加紧推动26类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落地,力争建立线上、线下全场景数字人民币应用生态。
以数字人民币催生广州数字经济新增长
此次活动以“沉浸式体验数字人民币,数字经济开启消费新玩法”为主题,“中国车企第一张数字人民币红包消费券成功在数字人民币体验区发放”“现场使用工商银行数字人民币钱包购买指定商品最高享一折优惠”“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可领取满减优惠券”“广州地区开立中国银行数字人民币钱包的个人客户可获消费大礼包”……
在活动现场,7家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合作商户通过派发消费红包、盲盒、硬件钱包、自助咖啡机、自助扭蛋机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字人民币优惠活动,公众可在现场办理数字人民币钱包。现场还打造了文创、无人超市、移动便利店、工艺美术品、畅销书籍、老字号等消费场景,让观众现场沉浸式体验数字人民币便捷购物,以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提高大众对数字人民币的认知度,进一步激发消费增长动能。
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不仅数字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而且各类专业市场集聚、消费底蕴浓厚,能为试点提供极为丰富的应用场景。广州数字人民币试点,将为广州建设数字经济引领型城市创造良好条件,与深圳试点一起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提供丰富的创新载体,为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普惠金融服务提升、数字政务建设和营商环境改善带来强劲助力。截至6月15日,广州地区7家参与试点金融机构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02.5万个,对公钱包19.5万个,流通(转账、交易)业务336.3万笔,金额4.9亿元,落地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场景8.5万个。
示范牵引线上线下数字人民币应用全生态
推动应用场景落地是广州市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的核心关键。在本届金交会数字人民币体验区内,成功举办了广州市首批数字人民币试点示范场景授牌仪式暨主题沙龙活动。
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邱亿通介绍,首批11个获得广州市数字人民币应用示范的场景,分别是越秀区东山口商圈消费、荔湾区惠民助农消费、海珠区广州塔旅游消费、天河区天河城商圈消费场景、番禺区数币岛综合应用、南沙区人才补贴发放、从化区清洁便民服务缴费、广东旅控集团酒店餐饮住宿支付、广电平云广场园区综合应用、广东省人民医院就医支付、中国移动硬钱包应用,涵盖了商圈消费、岭南餐饮、酒店住宿、看病就医、文化旅游、综合园区、补贴发放、硬钱包应用等多种场景类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示范作用,涉及“线上+线下”多个数字人民币支付生态领域。
“广州市首批11个数字人民币试点示范场景进行授牌,是从我市11个区推荐的示范场景中精心遴选出来的,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示范作用,旨在加强市区两级联动,以试点应用示范为抓手,发挥示范场景的牵引带动作用,加快推动数字人民币场景落地拓展,也是我市落实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邱亿通表示。
数字人民币落地应用覆盖七大民生场景
广州市获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后,广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联合印发实施《广州市推动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广州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动试点工作,全域推动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落地。根据计划,试点分3个阶段推动26类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落地,第一阶段重点推动数字人民币在食、住、行、游、购、娱、医等7类重点民生领域的应用,包括市内公交地铁、餐饮机构等;第二阶段逐步实现数字人民币在重大活动、专业市场、政务服务、财政支付等11类特定领域的推广应用;第三阶段推动物联网、预付款、工程款等8类创新场景应用。
目前,广州数字人民币试点第一阶段任务已基本完成,重点推广数字人民币的常规零售消费场景,突出普惠便民应用,落地场景覆盖食、住、行、游、购、娱、医等七大重点民生领域,在各类型场景推广使用数字人民币,创新落地全国首个以数字人民币发放人才奖励补贴、支付平行进口汽车款等应用新场景,体现了广州特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社会反响热烈。同时,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黄埔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率先落地了首批政府部门内部封闭应用场景,开展数字人民币在单位内部餐厅、网点无人售货机等内部封闭场景的应用实践,发挥了政府部门示范带头作用。(来源:新快网)